为严格规范学生资助工作流程,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确保2025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各类资助评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开展,近日,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组织全院各班级困难认定小组成员、资助评定小组成员及班级学生骨干,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详实的专题培训会议。
培训伊始,资助辅导员杨小军老师结合学院资助工作实际,阐明了本次培训的核心目的与重要意义。他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评定工作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地见效,更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是体现教育公平、传递学校关怀的关键环节。“作为资助工作的‘一线执行者’,大家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直接决定了资助工作的精准度与公信力。”杨老师的话语为在场成员明确了工作定位与责任担当。
在政策解读环节,杨小军老师围绕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和学校奖助学金评定实施细则等文件,进行了逐条梳理与重点讲解。他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认定等级划分、申请材料要求,到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等各类资助项目的申报条件、评审流程、名额分配原则,均进行了清晰阐述。针对往年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如材料审核不细致、信息填报不规范等,他通过“政策原文+问题案例”的方式,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帮助在场成员精准把握政策边界,避免工作疏漏。
为提升培训的实用性与操作性,杨小军老师专门设置了“流程实操与案例分析”环节。他以模拟班级的困难认定工作为场景,完整演示了从学生提交申请、班级小组初审、民主评议、公示反馈到学院复审的全流程,并针对民主评议环节的组织方式、意见征集技巧、争议问题处理等关键节点,分享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同时,他还通过展示真实的资助材料案例,引导在场成员学习如何规范审核申请材料、识别材料真实性,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实操能力。
培训最后,杨小军老师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各班级小组成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人情认定”“印象认定”;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对待每一份申请材料、每一次评议过程,确保认定结果经得起检验;要主动做好政策宣传与答疑工作,及时向班级同学传达资助政策,耐心解答学生疑问,让资助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
此次培训的开展,不仅让全院各班级困难认定与资助评定小组成员精准掌握了资助政策与工作流程,更强化了大家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为学院2025年度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参与培训的学生骨干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工作,切实把学校的关怀与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撰稿、摄影:雷佩彪 审核:张军